LEGO积木有着特珠的吸引力,既是跨代儿童恩物,同时亦吸引很多大朋友投入这「方块世界」,公司传讯部的黄展玮(Edward)也是粉丝之一。长辈常告诫我们「玩物丧志」, 但这小小的积木,反而为Edward带来很多有趣的经验和体悟。
砌出交友桥梁
相信不少人也有类似经验:买了一盒小积木,或因为厌倦依着说明书来砌,或因为丢失了配件而再砌不了本来的模样,于是天马行空砌出其他造型,渐渐培养出一点创意 。小时候的Edward被这创意无限的积木所吸引,长大后更发现它是一道交朋友的桥梁:「透过LEGO积木,我认识了很多朋友,大家互相分享作品,激发灵感,而且更有机会 与高手一起创作,并到大学举办作品展览。回想起来,积木带来的乐趣实现远超我儿时的想像!」
用积木关怀社区
Edward是在社交媒体长大的一代,当身边朋友上载美食和玩物「呃like」时,他却上载用积木人偶拍成的小故事。「我很喜欢将一些值得探讨的人和事以积木重 现,例如早年我拍了一个名为“屋村疯汉”的故事,探讨独居长者的需要和虐畜问题,结果我把作品上载到社交平台后,引来不少网友讨论和关注。这 让我认识到,积木不只是一件玩物,更是一件很好的说故事工具。」
Edward回想早年加入「人仔仓」积木同好会,被一班前辈的热诚所感染,不仅让他迷上这玩意,还令他决心要推广积木文化。后来他更担任了同好会的干事, 聚了一班大小朋友,分享箇中乐趣。他们更利用这小小的积木做善事,举办一些社区活动,让基层小孩也可以分享这份快乐。

团队精神完成大制作
除了自行创作外,Edward亦与其他积木爱好者设计大型模型,其中最令他印象深刻的,是创作启德机场和皇都戏院两个「集体回忆」。为求神似,他们事前进行详细的 资料搜集,更找来建筑物的平面设计图:「虽然这两座模型由两位大师级玩家设计,我只是按他们的构思协助完成,但正如工友也会为有份参与兴建地标建筑而自豪 一样,我有份将积木一块一块砌上去,见证着从零碎的部件变成一个形神俱似的模型,那份满足感实在难以言喻。」
限制与创意
不少人认为,社会有很多客观条件限制了创意,Edward却另有一番见解。他以最近参加的一个积木比赛为例,大会要求参加者将两盒积木再组合设计,砌出一件新作品 ,因为配件不一定适合自己的构思,所以难度不小。“其实这跟工作一样,总不能有限的资源满足我们创意,能够在有限的资源下完成一件好作品,才算是真正的创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