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我們網站上的最佳體驗。瀏覽更多
Skip to main content
新地人

武術:融匯工作與生活之道 ─ 區達基

30.12.2015


不少人對中國功夫都有無限想像,對習武接近20年的區達基(Walter)來說,武術的魅力,不在於能否「一個打十個」,而是透過練武,為他注入自我完善、精益求精的原動力。

內外兼收

康業旗下力佳工程的助理董事Walter,熱愛中華武術 ─ 太極、南拳、長拳和劍術皆能,而且更取得教練和武術運動裁判的專業資格。Walter笑稱自己不是甚麼「武痴」,修習各門武術純粹為了鍛鍊身體:「我於96年開始學太極,太極講求調適和內勁,是一門『內家功』,考慮到若只練太極,對強化心肺功能及鍛鍊筋骨幫助不大,故此我繼而開始鑽研南拳和長拳這些『外家功』,兩者相輔相成,才能做到內外兼收,強身健體。」

真正做到「內外兼收」,還包括練武者的品性。Walter在中港兩地均擁有教練和裁判員的專業資格,可謂真正的師傅級人馬。他卻堅信武術不是用來炫耀,皆因練武者,最重要是鍛鍊德性。「『武德』是十分重要,事實上武術世界裡,天外有天,人外有人,根本不值得自我誇耀。」他不斷考取一些教練和裁判資格,是希望訂下一些目標,讓自己能不斷堅持鑽研。Walter笑言:「其實應付這些考試都要付出不少心力 和汗水,壓力也很大,每次考試我也會輕了幾磅呢!」不過他相信努力是有意義的,因為在教導和擔任裁判的同時,可以教學相長,拓寬對武術的認識和視野。

成敗只看基本功

Walter笑言學武不難 ─ 要記下套路的一招一式,然後依樣耍出,十天八天也學會。但這樣只徒具招式的外形,並不能使出招式背後的精髓。「所有武術,其實都是由一些基本招式組合而成,並不複雜。但出拳如何做到沉穩有勁而非徒具外表?怎樣可以做到步法靈巧而非『腳步浮浮』?全視乎你的基本功有多深厚!」跟不少武學宗師的想法一樣,Walter也認為要練好基本功,最重要是堅持和耐性。要認真把基本功練好,往往需要花多年時間,而且要一步步的練好根基,絕不能一蹴而就,因為太心急反而容易受傷。

武術裡的工作哲學

練武之人,有一口訣是:「手‧眼‧身‧法‧步」─出拳時要眼到手到,而且身體要隨之配合,上下相隨。腰一動,上可帶動上臂出招,下可使步法進退有度。Walter坦言其實這套口訣,運用在工作上同樣適用 ─ 要出拳有勁,不能只靠手臂運勁、更要專心致志(眼到),姿勢和步法正確,還有身體(腰)同時配合。就像我們在工作上要做到最好,不能只靠個別同事付出,更要其他同事整體配合,才能發 出最大的力量。「另外我們紮馬衝拳,一定會朝向正中心發招;正如工作一樣,目標要清晰、要中目標,才會見到效果。」

看著Walter示範一段太極套路,柔和而輕靈。人們都以為太極是以柔制剛,但原來太極是強調剛柔並濟,Walter一邊比劃著太極招式中如何柔中有剛,一邊說:「太極套路看似柔和緩慢,但每招都蘊含著攻防意識,不會只柔不剛。其實在工作上何嘗不是如此?對待下屬或顧客,過分懷柔或太過堅持己見都不行。剛柔並重,才能意到力到,建立健康有效溝通的好方法。」

練武之餘同時「練心」,大概是武術帶給Walter最大的得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