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網站使用Cookies來確保您獲得我們網站上的最佳體驗。瀏覽更多
Skip to main content
新地人

用雙手創作無限世界 ─ 會計部郭勤英

30.03.2015


會計部的郭勤英(Dawn)熱愛手工藝,更不時與同事們分享箇中心得,訪問中她挑了幾件作品,已令小記讚嘆不已 ─ 她無論是近年興起的立體相浮雕(Fotomo),抑或捲成各式各樣卡通人物的紙偶,以至製作玻璃吊飾、水晶花、絲襪花、紙黏土、微型藝術……幾乎你想得出的手工藝創作,她都略知一二,甚或掌握了純熟的技巧呢!

用手工藝分享快樂
Dawn不僅在公司「開班授徒」,與同事分享自己的手藝,本身是新地義工隊成員的她,早前更教導一個視障兼聽障人士學習捲紙藝術:「起初我以為他只是弱視,臨場才知道對方完全看不見東西,而且更大挑戰是,他還有聽障……」當時Dawn腦海裡不斷盤算,怎樣教導一個聽不到看不見的朋友捲紙?後來她索性捉著對方的手一起做,讓她用手感受每一個工序,加上一個懂專門跟聾盲人士溝通手語的社工從旁「翻譯」,對方最終也成功學懂這手藝。這經歷讓Dawn感受到,只要願意付出心思,便能跨越一切溝通障礙。

快樂,除了是源自與人分享手工藝心得外,亦因著別人喜出望外的笑容 ─ Dawn不時會製作一些手工藝送給身邊朋友:「記得之前有同事結婚,我和其他同事特別為這對新人造了一套六隻的鬆弛熊,分別代表新郎、新娘、伴郎、伴娘、花仔和花女,老實說,連我自己也覺得很靚呢!」不難想像,當那位同事收到這份滿載著心思與祝福的自製賀禮,那既驚且喜的笑容,是對Dawn最好的「回禮」。

「Kawaii呢」的立體捲紙藝術
訪問時,小記望著Dawn所製作的「三眼仔」和「鬆弛熊」等造型可愛的卡通人物,要不是近觀時看到紙張的紋理,根本難以想像到,如此「Kawaii呢」的小玩偶,竟然全是用紙條捲成!她笑言近年愈來愈多人愛上捲紙這門手藝,皆因需要的工具不多,技巧亦容易掌握,而且材料更完全可以信手拈來:「基本上用碎紙機把色紙切成條狀,便可以捲出不同圖案和形狀的東西,多方便!」當然,羅馬非一天建造,鬆弛熊也不是幾天可捲成,Dawn坦言,自己也要邊做邊觀察,不斷鑽研才能做到理想效果,故需要花上不少時間和心思:「原來鬆弛熊的身後有一條拉鍊,胸前亦必定有一顆鈕扣,雖然看似很細微,但若欠缺了像真度便會打折扣。」她鼓勵有興趣的同事,除了參加興趣班外,也可以在網上尋找一些捲紙教學短片:「不少短片都簡單易明,對初學者很有幫助。」

與時並進的自學精神
手工藝創作的潮流,其實都一直在演變 ─ 早年常用紙黏土創作,後來燒玻璃也曾風靡不少OL,至於近年則盛行的微型藝術和捲紙,Dawn透過不斷學習,終練成一對「周身刀,張張利」的巧手。「當愈能掌握不同的手工藝技術,你便懂得配搭更多不同物料,創作的可能性自然更大。當然,我本身對很多事情都感興趣,所以除了玩手工藝外,我也常常參與短期課程和公司舉辦的公餘活動呢!」Dawn笑言自己欠缺耐性,雖然享受創作時不斷精益求精,務求形神俱似;但亦害怕千遍一律的工序。然而即使遇到再沉悶乏味的創作,一旦開始了,她也會堅持完成才肯罷休,絕少會中途放棄:「大概這是我的脾性,即使暫時擱下,也會渾身不自在,必定要完成創作,之後再找其他新玩意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