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留意著疫情消息,加上要為購買各式各樣防疫物資而籌謀,你有沒有感到不安與焦慮?如果你或者身邊人出現心跳、呼吸急促、肌肉繃緊、失眠、過分恐懼無助,以及變得容易煩躁或憤怒等情況,千萬不要掉以輕心,可嘗試從以下五方面,處理焦慮情緒:
1. 感到焦慮是自然反應:面對生活中無法控制的事情,感到擔心是十分正常。當難以改變當前困境時,坦然承認比抑壓這種負面情緒更為恰當。
2. 保持健康生活:飲食均衡、多做運動、保持充足睡眠、曬曬太陽,以至多與別人交談分享,都有助避免陷入焦慮的循環中。
3. 保持理性思維:當憂慮情緒揮之不去,令你無法作出理性思考,此時可以嘗試以下方法,幫助自己從緊張的情緒中走出來。
- 深呼吸並連續五次跟自己說:「保持冷靜!我是有能力應付的!」
- 問自己「我在擔心甚麼?」並在紙上寫下所憂慮的事情和原因。
- 再自問「手上的資料是從哪裡來?是事實還是流言?我足夠資料作出理性的判斷嗎?」
- 然後嘗試作深、長、慢的呼吸,稍為將注意力從困擾思緒中挪開,只專注於呼吸。
4. 接收準確資訊:我們要接收準確的疫情和預防資訊,以便採取積極行動,如政府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:https://www.chp.gov.hk/chi/features/102465.html
5. 尋求專業協助:如果覺得情緒困擾已影響日常生活和工作,請及早正視問題,立即尋求專家協助!
資料來源:富達盟信顧問有限公司